在手机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手机厂商在核心竞争力上需要进行巩固,唯有形成自己的“护城河”,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所以过去几年里,国内的手机厂商都在朝着自研芯片方向努力,华为就不用说了,即便是被制裁后的华为,依然不断加大芯片投入,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
同时在芯片行业加大投入的还有小米、OPPO、vivo等厂商,但正如雷军说的那样,做芯片是“九死一生”,真正在自研芯片领域做出手机SoC的也仅仅只有华为和小米两家国产厂商。
2017年小米推出的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亮相,让小米亏损了数十亿元,澎湃S2流片5次直接烧掉了红米手机一年的利润。
亏损还不说,毕竟自主造芯片注定会亏损,但澎湃S1是一款失败的产品,芯片工艺普通,性能也很一般。
最终小米在造芯这件事上摔了个大跟头,不得不暂停SoC芯片。
不过小米始终没有放弃自研芯片,而是保留了芯片研发火种,转向了自研小芯片路线。
直到2021年初,小米决定重启“大芯片”业务,研发手机SoC,成立旗下芯片研发子公司“玄戒”,并在四年间累计投入突破135亿元人民币,2025年全年预计研发投入将再创新高,超过60亿元。
要知道玄戒公司是独立于小米之外的芯片公司,根据股东信息查询,大陆所有玄戒相关公司最终都指向“玄戒香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研发投入也必定是独立于小米集团之外的。
正是有这样的决心做这件事情,小米才得以在自研芯片这条路上持续下来。
最终四年磨一剑,玄戒O1即将亮相,搭载在小米15S Pro和小米平板7 Ultra两款产品上。
在即将发布之际,小米玄戒O1芯片的跑分数据也已经曝光了,根据Geekbench 6.4.0版本的测试结果显示,这款芯片的单核成绩高达3119分,多核成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673分。
小米玄戒O1的这一成绩,不仅轻松超越了联发科当前的旗舰天玑9400+(单核2943/多核9185),甚至小幅领先于高通骁龙8 Elite(单核3081/多核9509),多核成绩更是完胜苹果A18 Pro。
世界级水平的芯片,中国制造,什么叫惊喜,这就是惊喜,小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蛰伏8年之久只为这一刻。
玄戒O1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性能表现,与其创新的核心架构设计密不可分。
根据泄露信息,这款芯片可能采用了两种不同的CPU架构方案:一种是传统的"1+3+4"三丛集设计,包括1颗高频X925超大核,主频或达3.9GHz、3颗A715中核和4颗A510小核;
另一种则是更为激进的"2+4+2+2"四丛集设计,通过10核心组合提升多线程处理能力。
无论最终采用哪种方案,玄戒O1都极可能搭载ARM最新的X925架构,该架构相比前代X4能效提升显著,支持3.6GHz以上的高频运行。
而对于小米来说,玄戒O1的诞生已远不止是一款高性能芯片的问世,它标志着小米公司战略定位的根本性转变。
现在的小米,已经从过去硬件制造商和供应链整合商身份,正式迈向了技术驱动型科技企业。
回顾小米的发展历程,最初以性价比抢占市场的小米手机,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互联网营销打造出了“国民手机”的亲民形象。
但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单纯依靠供应链整合的模式日益显现出局限性。雷军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四年前干了两大件事,一是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二是重启大芯片业务。
现在小米汽车上市一年后,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小米芯片也即将登场,自此小米也将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具备自研SoC能力的手机厂商。
这一身份转变带来的战略价值不可估量,这将大幅提升了小米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减少对高通等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同时自研芯片也将为产品差异化提供坚实基础。
从产业格局看,玄戒O1更填补了国内5nm以下先进制程设计的空白,虽然仍依赖ARM架构和台积电代工,但相比完全受制于人已是巨大进步。
更核心的是自研玄戒芯片的智能生态价值,未来小米玄戒芯片必将被应用于手机、平板、汽车等多种设备,通过统一的芯片架构实现生态协同。
小米的这种模式和现在苹果、华为走的路径是极其相似的,未来有望帮助小米构建更紧密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竞争壁垒。
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的芯片之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小米玄戒O1仍基于ARM公版架构,依赖台积电代工,在指令集、EDA工具、制造工艺等底层技术上尚未实现自主可控。
另一个挑战是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小米玄戒135亿元的累计投入虽在国内名列前茅,但与行业标杆相比仍有差距。
比如苹果在2023财年总研发投入为226亿美元,芯片设计占比25%-30%,约为50-70亿美元,2025年苹果更是宣布了4年5000亿美元计划,含芯片制造与AI。
但无论如何,在这里还是要恭喜一下小米,国内想要造芯片的手机厂商不光只有华为、小米。
华为能成功是长达十几年的坚持和十年来上万亿的研发投入,华为芯片是靠海量资金投入砸出来的,小米如果能够继华为之后取得成功,无疑是国产自研芯片再次沸腾的时刻。
总之还是希望小米玄戒芯片能够像一年前的小米汽车那样取得成功吧,这样也能够说明国产芯片产业链真正崛起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