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央视“315”晚会,自8点在财经频道现场直播以来,微博、微信的文章、言论就没停过。尤其是首当其冲的“饿了么”,短短数小时在微信上已经有近8000篇相关文章了。
实际上,关于刷单,公众号自公布阅读数以来,也屡禁不止。今天趁着这个时间,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
所见非所得,利益驱使下的数字游戏其实,自去年7月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与点赞量公开以来,做假现象就层出不穷,甚至衍生出了完整的刷量做假的“黑色产业链”。
目前,微信数据做假现象包括购买刷量和技术做假两大块。上文的例子属于技术做假,利用微信漏洞,通过技术隐藏真实的阅读数和点赞数,然后凭借高级CSS排版等技术弄假成真;购买刷量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当初微博由盛转衰与僵尸粉、假转发、假阅读的横行不无关系。
实际上,北京青年报、雷锋网等媒体早已对此类刷量做假现象进行过曝光,当时腾讯方面表示已有相应技术手段应对,并会建立“反刷”机制,严重者将采取封号惩罚。
然而对于这种“数字游戏”的肆意妄为,微信方面迟迟未有强硬有效的实际措施出台,这未免让人忧心。
“刷量党”和“做假党”依旧活跃小编尝试在某宝上输入关键字“微信阅读数”,搜索结果众多。
据悉,除了购买“刷量”外,不放心的买家还可以自己刷,想赚外快的还能加盟,成为“刷刷”小代理,月入过万不是梦,要是当上核心代理,还用得着经营公众号拉广告吗?
上帝之手:神奇的“刷量”平台为了更直观说明问题,微果酱运营者亲自注册了某刷量的代理平台,并成为其金牌代理,以当天推送的文章为测试对象,花费60元设置了刷图文阅读和点赞的任务,执行成功率竟高达120%,高效的执行效果让人瞠目结舌。
如此看来,凡涉及微信的都可刷、可操作。透明的数据,真的透明吗?微信,真的只能微信,不能全信吗?
无处不在的“刷刷刷刷”“刷”这种行为,其实老早就有了。除了上面有谈及的微博、微信外,早些年的门户网站、视频播放网站、APP等都有刷量的现象存在。感觉只要跟数据扯上边的东西,都能用来“刷”,比如刷阅读、刷粉丝、刷回复、刷点击、刷评论、刷下载量等等,原来这个世界真的不是只有“刷脸”。
老黄曾在关于公众号投资热一文中提到,7月开始公众号投资热就真的来了。随后财经早餐,拾文化,十点读书,餐饮老板内参等相继获得天使投资,仿佛也印证了老黄的话。公众号的估值构成三要素:公众号类型、用户基数、阅读数中,就有两个数据。如果运营者在这两者上做假,你们还敢投钱吗?
自己报的数据信不过,那第三方的榜单总有说服力了吧?可是就目前所知,那些亮眼的榜单其实只是微信没有过滤掉的数据的“搬运工”,本身并不具备“识别”数据的能力。
一旦某些公众号通过刷量做假雄踞榜单前列,缺乏判断力的广告主、投资者又奔着这些漂亮数据而去,榜单便成为了双刃剑。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封闭的苹果系统的APPSTORE榜单,就是活活给刷榜和积分墙搞成神经病院。
曾有网友评论:当数字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后,一切都可以唯利是图。那对于微信公众号来说,怎样的衡量标准才能更具参考价值呢?
在此,小编奉劝各位财主,准备砸钱之前多想多看多了解吧,慧眼识“数”很重要!
作者:微果酱 ,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6年09月02日 下午3:20 沙发
社区O2O一直在关注博主 希望博主坚持下去!继续加油!
2016年09月01日 下午4:29 板凳
什么行业 都在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