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疫的过去三年里,很多人都无数次期待生活恢复正常,希望能够回到以前的烟火气,终于在人群的呼唤声中,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全国都已全面开放了。
新冠肺炎也被更名成了新冠感染,这意味着新冠不再威胁人类的肺部,定义成了只是感染呼吸道的病毒,出于这些调整,日常的核酸、扫码等要求也成为了过去。
开放的一面是居民开始自由流动了,但另一面也需要接受容易被感染的现实,而且根据各地区情况不同,全国都会相继进入感染高峰。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和家人、身边的朋友以及在朋友圈的观察,短短半个多月已经很难找到一位没有被感染的人了,几乎所有人都难逃此劫。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平常心看待这个问题,要知道在过去三年里,国家已经为抗疫做出了巨大努力,核酸、隔离、测温、防控等,每一步都做得无微不至。
正是因为有国家的努力,才让我们在过去三年里避开了原始毒株和德尔塔变异毒株,避免了居民大规模感染肺部导致死亡率大幅提升的一幕出现。
而今天能够全面开放,一方面是奥密克戎的毒性大幅减弱,另一方面是疫苗接种率完成度已非常高,所以感染奥密克戎对人体的威胁已经降到最低了。
还是以我自身和身边朋友为例,轻症像我就是经历了两天38度左右的发热,重一些的就是我家人全身痛了一两天,后面会伴随偶尔咳嗽,除此以外就没别的症状了。
出于毒性减弱和疫苗接种率提升的原因,开放只是迟早的问题,但开放后的感染速度还是让很多人陷入了沉思,短短半个月后很多城市就已达到了第一波高峰期。
而在高峰到达的背景下,各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也接连出现了,也是国人担忧开放最根本的原因。
首先是医药物资在督促扩产,但依然严重缺货,因为感染人数的增多,会增加居民对医药物资的需求量,有媒体此前就报道称,全国一天要消耗4亿片布洛芬。
即便是4亿片布洛芬,我国也是完全有能力生产的,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材料生产国,能够生产布洛芬的药企有几百家,每年生产出来的布洛芬达到了万吨级别。
像其它诸如止咳、抗病毒之类的药物,正常情况下是完全能够保供应的,但现实情况是即便产能再大,却还是会严重缺货。
缺货的原因就是有人“囤积居奇”,在开放初期就从各个渠道疯狂买药,导致线下药店的库存一洗而空,当居民需要购买医药物资时却发现药店已经缺货了。
在无药购买的情况下,需求量却在不断增长,这时候“囤积居奇”的人出现了,他们在恶意地赚取“国难财”,更有甚者直接将一瓶13元的布洛芬混悬液加价到2500元卖给急需给孩子退烧的大人。
所以在快速感染的情况下,也一定程度地助长了黄牛的风气,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赚取“国难财”,让无数国人为之担忧。
其次是开放后正常生活并没有快速恢复,在开放之前,很多人都误以为开放后就会快速恢复“烟火气”,春节之前能够顺利地回老家和亲人团聚,平时也能自由外出不受管控。
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开放后并没有如想象般那么美好,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少,人流量也降到了历年最低。
此前上海地铁统计了圣诞节前一天的总客流量,结果只有180万人次,而过去三年的总客流量基本维持在1200万人次左右,这份数据与我们预测的出入很大。
不出门的现象比疫情管控之前更加严重了,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反倒不愿意出门,因为他们都担心外出被感染,谁也不知道出门会不会存在感染风险,所以不出门就成为了最好的防范措施。
但这样一来,期待已久的经济复苏必然会放缓,这对于很多没有收入来源的居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开放后很多国人都非常担忧!
短期来看,线下经济复苏的场景可能不会快速恢复,这样的情况跟感染高峰期的到来有着一定联系,市场需要有消费刺激,没有人群涌动,就不会刺激经济复苏。
想要让居民放心大胆地消费,至少需要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成熟的消费条件,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何时到来,就得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了。
全面开放后,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话说回来,国家能够在这个时候选择解封也是有所考虑的,底气就来自过去三年的努力和积累。
新冠虽然比感冒难缠,但年轻人其实都不必担忧,只要我们理性对待、积极治疗、正确用药,一般都能在一周后阳康。
希望感染后大家不要抱怨、不要悲观,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天一定会更好!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