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各大电动汽车品牌纷纷宣布涨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而给出的原因都是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
更准确点说,主要是锂电池所用到的锂矿原材料和金属钴、金属镍等原材料涨价了,所以才会出现全面涨价的情况。
其实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果想要实现“双碳”目标,长期依赖锂电池绝不是明智的选择,前面已经提到锂电池需要的稀有金属,而我们需要高度依赖进口。
锂矿资源国内虽然有,但非常稀少,而且主要储藏在盐湖里,提取和质量都有着很大的难度,所以进口锂矿材料是国内目前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大概占70%的比例。
至于金属钴更是要完全依靠进口,因为中国没有这类稀有金属原料,金属镍也非常少,一旦国外对相关原材料进行制裁,到时候我们的整条产业链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寻找新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在我们已经明确了“电动中国”的发展方向,在新能源体系中,稀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是稀土资源较大的国家之一,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而且我国的稀土资源不仅丰富,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的优势。
所以毫无疑问,中国企业利用稀土材料推动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必然能够极大程度规避被制裁的风险。
日前,在2022高端磁性新材料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也道出了使用稀土资源的明确方向,他强调磁性材料将在未来的能源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磁性材料中占据的稀土永磁材料高达63.4%,应用在制造业的永磁电机和变频家电中,替代传统电机和家电60%的份额,这样每年可以节约电量2500多亿度,减少3.5亿吨碳排放。
对于稀土永磁材料未来的发展目标,干勇也表明了计划,我国预计会在2025年实现稀土永磁电机、大尺寸碳化硅单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同时,我国还会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热电材料、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如此一来,我国相关企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也将达到领先水平,不必再担心稀有金属制裁风险。
而这个目标计划制定在2030年,届时有望建成世界级电池、电机、电控研发平台,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稀土永磁电机、碳化硅高功率器件的大规模商用。
在相关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加大力度投入,前些时候,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公司就出手了,这次投资的正是专注于钠离子电池领域的中科海钠。
据了解,中科海钠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储能体系-钠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型企业,是国际上少有拥有钠离子电池核心专利与技术的企业之一,华为投资后持有该公司13.3%的股份。
相信在众多中国科技公司的不断努力下,未来一定能够攻克新型材料的商用难题,将核心技术和原材料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