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自主汽车品牌都纷纷公布了7月份的销售情况,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从公布的数据来看,除了极个别表现比较一般以外,基本都还挺好的。
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到,7月比亚迪依然稳居榜首,销量超过34辆,吉利卖了超过15万辆,理想、鸿蒙智行家族分别达到了5.1万辆、4.41万辆。
这个表现还是相当可以的,毕竟往年都是金九银十,销量放在下半年,7月往往都是传统的销售淡季,而车企公布的这个销量情况并不差,反而还增长了许多。
不过车企公布的销量我们通常只能信一半,因为车企公布的往往都是批发量,就是经销商采购过去的数量,有些企业为了有一个好的数据,可能会要求经销商采购一定数量的订单。
简单来说,就是有的经销商本月度内可能只卖得掉5000辆车,但车企会要求经销商采购1万辆,剩下的5000辆卖不出去怎么办,就只能放在下个月再卖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汽车行业,包括手机等行业亦是如此,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最终产生的后果就是车企的批发数据好看,但经销商的库存数据很难看。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结果显示,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9.4%,还同比上升了1.6%。
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今年以来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始终处在荣枯线之上,并始终没有跌到58%以下。
而造成指数上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主品牌库存比较明显,在合资品牌纷纷采取减负降库存措施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的库存系数却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意外情况。
自主品牌7月份的指数达到了61.8%,和6月的61.5%相比增长了0.3%个百分点,而主流合资品牌从6月的60.8%下降到了60.2%,豪华及进口品牌更是从66.4%降到了53.6%。
不得不说,在市场不景气的当下,还是自主品牌的经销商们更抗压,但即便能够顶一阵子,又能否一直顶下去呢?而自主品牌库存指数上涨,原因体现在多个层面。
一方面与市场竞争的加剧有关,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饱和,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自主品牌在品牌力、产品力等方面与合资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销售难度加大,库存积压。
另一方面也与自主品牌经销商的经营策略有关,部分经销商为了完成销量任务,采取了激进的销售策略,导致库存积压严重。
面对这一挑战,自主汽车品牌的经销商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比如应加强与厂家的沟通协作,共同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和库存计划等。
总之自主品牌库存指数的上涨,确实给经销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主品牌越来越受消费者认可,但也需要警惕部分品牌为了账面数据而要求经销商完成任务。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一旦该品牌出现了销量波动,那么经销商也将面临潜在风险。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谈谈你的看法。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