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的移动通信是模拟通信技术,只能打电话,不能上网,也是最原始的通信技术。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G时代正式到来,1G到2G就是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的过程,移动通信技术变得更加成熟了,系统容量以及通话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除了可以打电话以外,还能发短信、简单上网。
就是在那个时代,诺基亚由此崛起,并在手机行业称霸了长达数10年,直到2009年3G技术开始盛行,智能手机的时代到来了,诺基亚也由此落幕了。
在3G技术的推动下,使得移动网络具备了高频宽和稳定的传输能力,这个时代下移动应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各种应用几乎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然后是2013年开始盛行的4G技术,下行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这个速度已经完全可以支持非4K的视频流,硬核3D游戏,视频会议和绝大部分的应用。
到了2019年,5G技术开始落地,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5G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规模。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数多达231.2万个,基站总数占据全球60%以上,同时5G移动电话用户达5.61亿户,占比达到了33.3%。
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用上了5G网络,但让不少网友感到困惑的是,5G技术相比4G技术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变化,倒是给人一种“感知不强”的实际感受。
从3G到4G升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速度明显变快了,3G网络只能支持一般的网页浏览、语音聊天以及2D网络游戏等,但升级4G后,视频聊天、3D网络游戏等应用也完全能够带动了。
而到了5G时代,我们却感受不到从3G升级到4G时的那种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次升级“感知不强”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是5G的使用场景会更加未来化。
当前我们普通消费者使用5G网络,无非就是聊天、购物、玩手游等,这类应用4G网络完全可以流畅使用,所以我们会感觉不到5G技术带来的变化。
事实上5G技术还有它更远大的用途,当前三大运营商都可以实现1000Mbps的速率,这个速率有望催生下一代应用革命,比如自动驾驶就需要这样的网络支持。
另外,极低的延时也是5G技术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未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也许用不到很大的带宽,但对低延时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是4G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
总的来说,5G技术的使用场景是非常明确的,主要就是应用在边缘计算、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我们没有强烈的感知,是因为这些场景当前还不够完善。
正如4G诞生初期那样,很多人当时也觉得3G网络够用了,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大型的3D手游,也没有多人视频通话等应用,所以就感觉不到很大的变化。
但过几年后再看,一切都变了,视频通话已变成常态,远在大洋彼岸也能通过视频联系到对方,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所以5G虽然已经初步建成了规模,但短期来看还是很初期的水平,主要难点在落地应用这块,相信过个三五年再回过头来看,一切都将大不同。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